植牙後遺症

現在位置:首頁 >植牙後遺症

人工植牙是將純鈦金屬經過精密的電腦設計,製造成牙根型的圓柱體,植入牙床骨內的手術。經過三、四個月後,當人工牙根與牙床骨密合後,再於人工牙根上製作假牙。由於人工牙根深植於牙骨內,不需要藉自然牙齒的力量就可有承受正常的咀嚼力量,功能和美觀上幾乎和自然牙一樣,因此已經成為缺牙的主要治療方式。

針對人群:缺牙、戴傳統假牙有困難、對假牙的美觀、功能有特殊要求等牙病患者。
植牙:健康美麗的第三副牙齒
很多人因牙周炎、牙齒齲坏不能再治、外傷等原因而拔掉了患牙,牙齒拔掉後給咀嚼、發音都帶來很大影響,時間久了甚至會影響到顳頜關節、容貌美觀。對這種情況要及時修復,裝上"第三副牙齒"。植牙就是當前義齒修復的高科技技術。

植牙通過外科手術將人工材料製成的種植體植入缺牙區牙槽骨中,替代牙根,然後以此為基礎修復缺失牙。植牙外形逼真、美觀、穩定性好,體積小,更舒適衛生,特別是咀嚼功能恢復極好,被譽為繼乳牙、恆牙後人類的"第三副牙齒",它不採用磨損天然牙來固定假牙的方法,最大程度地保護了患者的健康牙齒。
每個人的牙齒情況千差萬別,要鑲一副舒適美觀的牙齒必須經過醫生的精心設計及製作,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。

 

植牙Q/A

 

人工植牙是否可以跟自然牙相連?
人工植牙與齒槽骨之間沒有牙周韌帶,此結構是自然牙與齒槽骨間特殊的構造,具有緩壓的功能;當承受咬合力量時,兩者可以相容許的移動程度不同。因此,在一般狀況下,不建議將兩者相連。

植牙後可否立即受力?
植牙手術後必須有一段3~6個月的無受力等待期讓骨整合產生,除非患者本身骨格條件優異還有其他特殊條件符合,臨床上在植牙後立即受力是可行的,但為了植牙的成功率,通常醫師還是會建議給予一段無受力的等待期。

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植牙?
植牙幾乎是可以用在所有人身上,但是仍有少部分的情況是有所保留的。請與牙醫師討論,如依些慢性疾病,如糖尿病,或是有夜間磨牙、咬牙的情況,另外,酗酒或是老煙槍也會影響植牙後的成效,這些狀況都一定要告訴醫師。

植牙屬侵入性醫療,比傳統假牙風險高? 植牙除了傷口有感染的風險,其他像是傷口出血、傷口疼痛、傷口腫脹或癒合不良、局部麻醉風險、因併發症或手術效果不如預期,必要時仍需再度手術及其他治療。 特殊性症狀者如:骨髓炎、蜂窩組織炎、鼻竇炎、敗血症、皮下氣腫、臉部皮膚瘀血腫脹,顏面嘴唇、下頷、牙齒或舌頭暫時或永久性麻痺感,開口困難,口內疤痕形成,需要附加額外的手術材料,包括軟或硬組織,植牙失敗再度手術取出,在第二度手術前,人工牙根可能提早外露而看得見。

根據一項研究指出,比較嚴重的還有傷到下頷神經,造成嘴唇、牙齒、舌頭永久性麻痺的約有5~15%。至於其他少見併發症像是傷及舌下血管出血,造成呼吸窘迫而成植物人,或上顎鼻竇手術發炎而致死。


人工植牙可以使用多久?
植牙不會再蛀掉,但如果口腔衛生不佳也會有類似牙周病的現象,導致骨質吸收,甚至植體脫落。1965年的第一跟植體,就植再瑞典的一位老先生口中,過了40年,這跟植體依舊完好牢固,所以只要口腔衛生習慣良好,不煙、不酒、不嚼檳榔,植牙的壽命連牙醫師也相當好奇到底可以打破多少紀錄。

年齡大是否適合植牙?
骨頭是活的組織,隨時在代謝生長,只要身體沒有其他問題,植牙沒有年齡上的限制,但是年長者手術時間不宜過長。

年齡小是否適合植牙?
生長中的兒童的顎骨仍會發育,許多相對位置還會變動,固還尚須醫師針對個案評估討論。

人工牙根是否可以做為矯正時支撐的定錨?
矯正時所用的力量是單一方向且力量大概都不超過500g,所以植牙來當錨定是沒有問題的。

傳統假牙的缺點?
傳統假牙也有缺點,例如會損傷兩邊要固定的自然牙、牙齒有時要抽神經等,不過,多跟治療品質有關,並不是常態。我有個患者上顎、下顎接受植牙,上顎幾年後植體從鼻孔穿出,失敗,做了四、五副全口活動假牙,陸陸續續都出現狀況,令他很不滿意,直到重做全口假牙,才說從此不用假牙黏著劑,吃飯、說話可以比較穩,不會脫落,可以吃比較硬的花生,吃東西也較有味道,體重也慢慢增加。


植牙恐嚇話術

你這顆牙齒已經快要不行囉!若是放著不管就會造成原本給予牙齒支撐的齒槽骨流失,最後就沒辦法保有足夠的空間來埋入人工植牙的螺絲。因此若是你以後想要做人工植牙,那我建議你早點把這顆牙齒給拔掉。

進行人工植牙治療,牙醫師必須於患者的齒槽骨中埋入螺絲。但是有些患者的顎骨較細,或是齒槽骨較薄,此時就難以於其中埋入螺絲。為此牙醫師通常會於人工植牙治療之前先做電腦斷層攝影,藉此確認患者的顎骨形狀、厚度,以及神經走向等等。
近有愈來愈多牙醫師過分熱中於植牙治療,因而將患者「不用拔掉的牙齒」給拔掉,但只要適當管理,這些牙齒都可以再用十年,可說是本末倒置。

請務必要注意,若是接受了這種牙醫師的治療,牙齒可就會接二連三地被拔掉。通常這些熱衷於人工植牙的牙醫師,都會這樣說,並建議患者拔牙。

 

資料來源:百 度 百 科 良醫健康網